西口子遗址
1887年4月,即清光绪十三年,接到调令的李金镛从吉林到达齐齐哈尔会见黑龙江将军恭镗,提出“兴办矿务,首重运道”。早在1684年,为筹备雅克萨之战,康熙曾命理藩院修建一条由墨尔根至雅克萨的驿道,并沿途设置驿站。但雅克萨之战后,驿站随清军的撤离而荒废,驿路也不复存在。因此,若想抵达大兴安岭北麓探查金苗,必须重新开通道路。
1887年5月,李金镛率几名随从由墨尔根出发,在鄂伦春佐领台吉善及其骑兵带领下开路入山,从山道进入大兴安岭。“凡所经途,皆无人迹”,“历四十余日,经千九百里,始达漠河”。李金镛“周视脉络,试挖金苗,并盖房蓄草等”,经过五个月左右的详细勘察,又由经水路于9月间携带金砂样品回到齐齐哈尔,同时也基本摸清了从齐齐哈尔至漠河的路况。回到省城后,李金镛将自己的考察结果,结合自己早年的办矿经验,向黑龙江将军恭镗作了呈报。他认为在这一带开办金矿“界连俄人边境,号称金穴,狡焉思启,防不胜防。开矿之举,实关边要利害,与内地矿务专言利者不同。”
对于开办金厂的困难,他也一一作了陈述。一是资金筹措艰难,“中国自泰西集股以来,就上海一隅而论,设公司者数十家,鲜克有终,而矿为尤甚,承办者往往荡产倾家,犹有余累。‘公司’二字久为人所厌闻;官项竭蹶,所不待言,则筹费难”。二是地理位置极为不利,“地处荒僻,人迹罕通。……严冬则雪高盈丈,马死人僵;夏秋多虫,塞耳盈鼻。起居服食,无一不难,无一不苦”。三是交通不便,水路方面,“黑龙江虽有俄国轮船逆流而上,非十余日不达。中国小舟逆水不能上驶,必车运至黑龙江省而俄轮居奇特甚”。陆路较诸水路,加倍便捷,但其间“穷崖绝壑,密箐深林,率皆终古未开之道,又非月役千人,期以周年,不能成功,而工程未免浩大,无此余力,则转运难”。四是管理困难,“漠河金匪虽已驱逐经年,但逃匿俄疆者众。一旦矿夫四集,良莠杂处,易滋事端。……今奉调在防中兵,将非一人,兵非一地,兼系经制额设旗兵,难以办作苦役,更非金镛所可调遣”。
随后,李金镛又遵恭镗之命前往李鸿章处,呈验金沙样品,禀述实情,呈报自己制定的《筹议黑龙江金厂公司章程》,共计十六条。
1888年初,清政府朝廷准许开办漠河金厂,并委任李金镛“督理黑龙江等处矿务,以专责成”。漠河金矿虽为商办,但李金镛四处奔走,也只不过集得六、七万金的商人股本,加上黑龙江库银借3万两和李鸿章保借的天津商界10万两,才勉强凑得办厂所需的20万两。股票共二千股,矿工共一千五百人。
李金镛为开办金厂开辟了一条莫尔根通往奇乾河金矿的驿路,被誉为“黄金之路”,图为其第二十二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