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糟
为了保护森林和黄金资源,1952年国家封闭了额尔古纳境内全部金矿。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缺少外汇储备,急需大量做为硬通货的黄金。1986年~2006年,额尔古纳市开展黄金开采会战,生产成品金近16万两,有力支持了国家对外贸易。
1986年10月,额尔古纳右旗组建黄金公司,至1991年总投资达3751万元,逐步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先后开采吉拉林、乌玛、达拉河、吉兴沟1号2号砂、伊里吉奇、乌龙干等金矿。1991年,实现年产纯金11263.25两,跻身全国“万两黄金县”。至1997年、1998年,额尔古纳市黄金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年产成品金分别达到16028.18两和17069.17两。
1998年,额尔古纳市黄金公司从建矿时的两个矿山,发展为7个国有矿山,十几套洗选机组,有职工1400余人,采金船100余条,近万人在原始林区从事采金及相关服务的鼎盛时期。在额尔古纳北部原始林区,形成了“沟沟都有船,随处可见人,夜间灯火耀,处处金水流”的景象。所谓“处处金水流”,是由于林深树茂,有时虽然不见人,却可见小溪、河流水色浑黄,上游必有采金作业。这一时期,在这片广袤原始森林中,也四处透露着采金的狂热。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999年后额尔古纳市黄金生产走向萎缩。
采金船
成品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