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牛”是与“三河马”齐名的又一优良畜种,与三河马一样,形成于华俄民族的碰撞与融合。经农业部认定作为国家重点培育推广的经济型畜种,并加大了对额尔古纳旗三河牛养殖和乳品加工的扶持。1955年4月,苏沁乳牛场王玉莲出席全国农业水利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66年,以优质三河牛乳为原料的上库力乳品加工厂的产品实现出口,成为新中国的创汇产品。1987年,日处理鲜奶能力达140吨的梅鹿乳业建成,成为中国乳业的一枝独秀。
早在1898年,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铁路员工曾带入少量西门塔尔牛和西伯利亚牛,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白俄又带入后贝加尔土种牛、塔吉尔牛、雅罗斯拉夫牛、霍尔莫哥尔牛和瑞典牛;20世纪30年代初,又有少量日本北海道荷兰牛进入。这些引进品种与当地蒙古牛经过长期杂交,为三河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以西门塔尔牛影响较大。
1955年,在收购离境苏侨牛个人加入人民公社的基础上,及购入一部分牛,建立了国营拉布大林乳牛场、苏沁乳牛场,开始了以社队为基础、国有农牧场为骨干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种及培育工作。
打草
三河牛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粗饲,宜牧,抗病力强,产奶潜力大,乳脂率高,产肉性能好的特点。1985年通过国家验收命名,形成三河牛育成品种。自治区人民政府以[1986]45号文件批准、命名三河牛为“内蒙古三河牛”。
1952年,额尔古纳旗人民政府接收了日本商人在三河、上库力的牛奶加工作坊,经国家多次投资扩建后,至1966年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承担出口任务。1967年,上库力乳品厂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年收奶2653吨,总产值达170.44万元,职工增加到127名。1979年,经国家轻工业部批准建设拉布大林乳品厂,原上库力乳品厂并入。至1987年,日处理鲜奶能力达140吨,居自治区同行业之首,居全国第二。拉布大林乳品厂的“梅鹿”奶粉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苏沁乳品厂产品“三花”牌速溶奶粉被国家乳品标准化质量检测中心评为特级品。
拉布大林乳品厂
乳品加工设备
梅鹿乳品
梅鹿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