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匪祸边

下载_副本.jpg

民国时期流窜在中俄边境的白匪


1929年9月,苏联入侵军队撤离后,北洋军阀第三团豢养的白俄匪徒流窜到额尔古纳烧杀抢掠,造成大乌留必等九个村屯毁灭,包括苏在内的2600多居民丧生,是当时轰动全国的“1929额尔古纳惨案”。

这支白俄流匪就是当时臭名昭著的“嘎子军”,在俄国“十月革命”后,被苏联红军清剿的白俄匪徒流窜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当时,驻扎在额尔古纳地区的东北军第三团想利用这些白匪对苏联的仇恨对抗苏联红军。便拉拢匪首别什果夫,并发给他们枪支弹药,计划利用他们去对抗苏联红军。别什果夫趁机搜罗白俄军队的散兵游勇,强征边境地区的俄罗斯青年,组成了一支500多人的匪军。

1929年,中苏双方因中东铁路归属问题,暴发“中东铁路事件”。东北军战败后,别什果夫便在边境地区称王称霸,带领白俄匪军在额尔古纳河两岸烧杀抢掠。


u=1814982327,3746268463&fm=173&app=49&f=JPEG.jpg

作恶多端的别什果夫部队


有些白匪用红布作假肩章,冒充苏联红军,一路烧杀抢掠。沿边境一带的中国居民扶老携幼携带财物和粮食,赶着牲畜,从九卡向海拉尔方向逃难,几百里路途,马车和步行者络绎不绝,中途时有白匪追赶堵截。

期间,白匪共造成大拉斯、大乌留必屯、小乌留必屯、马连、巴舒罗夫、西连一格留气屯、巴特林和一勺缶屯等九个村屯的毁灭。以苏联侨民为主的2600多居民丧生。其中,大乌留必屯被杀850余人;在大乌尔根附近的一个山沟里,杀死居民800余口;在自屯附近水簸箕一带,打死中国居民100多人;在三河东山杀死中国居民70多人;在上库力至牙克石途中杀死中国居民60多人;在距小库力4公里处的伊里会哈屯用煤油烧死谭景荣等37名中国居民。奇乾县府所在地乌启罗夫也被烧掉一半,居民财物被洗劫一空。

这一事件,是当时轰动全国的“1929额尔古纳惨案”。其中,最惨的是大乌留必屯,遭受全村毁灭

乌留必屯在现奇乾乡伊河,是中华民国设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第十八,历史上是额尔古纳河畔的几个重要村镇之一,是水路交通的必由之路。

屯随采金业发展形成,后有苏越境来定居在这个富庶的地方,全屯有二百多户人家,九百多口人,以苏为主。居民主要以耕种、养殖和在中苏间经商为生。在山间、山坡、院内和河滩上空地,便都要种上小麦或鸦片。鸦片收获后,加工成大烟土,直接往西口子、乌玛和佳疙瘩金矿,或通过客商销往内地。在地处偏远的大山深处,是一个富庶安宁的世外桃源。

1929深秋的一个夜晚,白匪突然袭击大乌留必屯,从屯西杀到屯东。人们仍在睡梦之中,甚至未来得及穿衣服便被杀死在床上,许多妇女被奸污后杀死,小孩和体弱的老人被刺刀挑死扔到河里。事后现场勘察发现,白匪手段极其残忍,村民被枪杀、斧砍、火烧、剖腹,或投进河里,或用马拖死,甚至将妇女和孩子心肝下生,最后白匪纵火烧掉整个屯子。二百多座房屋、九百多人口的大乌留必屯,只留下一片废墟和遍地尸骨。这次劫难中,全屯仅有四五十人逃到森林中才幸免于难。


下载 (1).jpg投靠日本人的别什果夫部队最终被其日本主子全部歼灭


ABUIABACGAAgrbyviAYonPXz_AcwgAo4sAM.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