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玉
额尔古纳市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强生态保护,对生态环境有破坏影响的项目被坚决取缔,以现代农牧业、新型工业、现代旅游业、口岸外贸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一、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效显著
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黄金和林业两大支柱产业先后叫停。“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国家生态保护资金7亿元,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32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稳步推进,获得“国家级生态市”荣誉称号。
1998年,在额尔古纳市黄金生产达到历史巅峰时,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黄金开采被限制生产,直至2006年全部停产。全市已探明岩金储量10吨,砂金储量11吨,将被永久封存。
2015年4月1日起,辖区内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至此,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长达60余年的采伐生产作业就此画上句号,并迎来新的生态建设发展时期。落实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281.9万亩、天保二期205.5万亩、草畜平衡519.1万亩、禁牧休牧200万亩。提前两年完成《国家林地保护规划》确定的森林面积、积蓄量和覆盖率三大林业增长目标。
天更蓝,草更绿(摄影/李海潮)
二、旅游业高品质发展
依托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额尔古纳市先后建立了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湿地景区、白桦林景区等15个覆盖全市的景区,其中有9个A级景区,并向全域旅游业态形式发展。
2017年,额尔古纳市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殊荣。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最生态中国名城”、“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等称号。
莫尔道嘎镇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室韦村、恩和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奇乾村获评“中国美丽乡村”。
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9家,AAAA级景区5个,占呼伦贝尔市总数的32%。“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旅游接待2263万人次,旅游收入230亿元。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中俄界河游
白桦林景区
三、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农牧业向“种、养、加”结合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带“优势养殖业、粮食种植业”两大产业。“十三五”末,全市共有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8家,其中自治区级2家,呼伦贝尔市级6家,呼伦贝尔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3家。乳品、制糖、麦芽加工等农牧业产业龙头形成规模。
2008年,呼伦贝尔春蕾麦芽有限公司落地额尔古纳市。
2017年,呼伦贝尔晟通糖业科技有限公司落地额尔古纳市,注册资本4亿元人民币,成为全国单体糖厂产量和产糖率最高的甜菜制糖企业。致力打造呼伦贝尔“绿色糖都”,甜菜年均种植面积达14万亩。
全市农畜产品认证总数达11个企业40个产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涉及9个企业36个产品,绿色产品涉及2个企业4个产品。
晟通糖业现代化的生产设备
四、农牧业现代化步伐加快
农牧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家畜改良率、水产良种率分别达到90%、90%、70%。农牧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0%,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实施高产创建、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农垦企业是农牧业现代化的引领者。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千亿斤粮食、耕地轮作等兴农项目,91.6万亩黑土地实施保护性耕作。
先后荣获“全国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优秀城市”及“全国首批种养结合整体推进试点县”等称号。2010年~2014年,连续获得国家财政部“产粮(油)大县”奖励。
全市80个养殖小区达到标准化水平,家庭农牧场达174家,专业合作社达446家,创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3家。依托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开展农牧业科技示范,实施甜菜纸筒种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
2020年全市粮油总产突破10亿斤,年度牲畜存栏达73.8万头(匹、只)。
五、新型工业体系逐步形成
额尔古纳市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批大企业、大项目逐步落地。“十三五”期间,招商引资累计完成27亿元,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2.4亿元。单位GDP能耗、碳排放、能源消耗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均已达标。工业园区配套基础完善,产业孵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入驻企业达20家。截至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户数6家,完成产值8.6亿元。
晟通糖业单体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甜菜糖企首位,成为又一立市型、支柱型企业,累计加工甜菜194万吨,产值达13亿元,填补了自治区食品糖产品无绿色食品空白。
塞尚乳业完成企业重组,先后开发超高温灭菌纯牛奶、稀奶油系列、厚乳系列等中高端乳制品,与瑞幸、星巴克等企业构建完整供应链体系,找到乳业发展新的盈利点。
塞尚雀巢
六、着力发展外经贸
在经历了边境易货贸易从火爆到冰点的转折后,额尔古纳依据本市区位特点,着力发展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和对俄蔬菜出口,外经贸逐步回暖。近年来,积极融入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完善口岸整体运营效能,外经贸显现良好发展态势。
黑山头、室韦口岸完成“智能卡口”和科技围栏建设,室韦口岸联检厅建成。黑山头口岸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投入运营,边民交易4.5万人次。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34.7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74%。
俄罗斯诺永达拉果铅锌矿累计进口铅锌精矿粉7.5万吨,别列佐夫铁矿进口铁矿石1.3万吨,库吉煤矿实现煤炭进口,天际草业完成5万吨饲草加工一期工程。2019年,出入境旅客1.6万人次,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9亿元,比上年增长84.1%。
俄罗斯商团
2013年荣程鑫源实业有限公司顺利进口首批板材
宝金矿业集团公司进口诺永达拉果铅锌矿矿石通过界河桥